一、评价鲁迅的话?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二、怎么评价鲁迅?
区区我等凡夫俗子,其实是没有任何的资本去评价鲁迅先生的。回答这个问题,仅仅是说明自己的一个主观的认识和态度而已。
既然是主观的,自然就会有局限性,在我这样一个凡夫俗子的角度,有局限性,正常。
对于鲁迅先生,我只有四个字:高山仰止。
对于鲁迅先生,主流的评价是清晰的、明确的、统一的,非主流的评价则是五花八门。
这其实很正常,屁股决定脑袋,在有不同的价值观导向的人的眼里,鲁迅先生的形象肯定不同。但这些非主流的五花八门的评价,似乎很难撼动鲁迅先生的主流评价。尽管这个主流的评价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的环境出现了一些微调,但这些微调并未影响对鲁迅先生的主流评价。
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思想的解放,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的呼声是那个时期的主流,这种思想解放的潮流,其实是有两种不同的走向,一种走向是“改良”一种走向是“革命”。改良派在文化领域的代表是胡适,而革命派在文化领域的代表就是鲁迅先生。
这其实是鲁迅最核心的价值和地位,鲁迅先生的几乎所有的“嫉恶如仇”都是针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所痛恨的都是封建制度对国人的“残害和愚弄”。
所谓“铁肩担道义,妙(辣)手著文章”',鲁迅先生的铁肩所担的“道义”,是“民主和科学”的道义,是唤起民众的道义。而担道义的手段,就“文章”,以笔为刀枪刺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所谓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一种态度,一种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而表现出的“苟为社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态度。
这些是鲁迅先生的“大义”,在这个“大义”面前,鲁迅先生的局限性也好,极端苛刻的性格也好,都只能算是“支端末节”或者“个人小节”而已。
比如支持“废除汉字”的主张,肯定是一个极端的态度,有那么一点“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的意思,但是从“大义”上看,核心还是“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在支端末节和个人小节的角度上去评价一个人,一个在那个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文化和思想”的精英和斗士,只能说评价者本人的境界和高度都远远不够。
鲁迅先生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个以笔为枪的战士,更是一个文化斗士。但是,鲁迅先生的作用,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作用,在那个时期,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甚至是无可比拟的。正是有了像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化思想界的战士,中国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得以实现,中国才得以彻底砸烂封建制度的枷锁和封建文化的束缚。
时过境迁,斯人已逝。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在当今社会似乎不是那么适用了,但是,鲁迅先生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评价不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发生改变。
这应该是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怎么评价鲁迅,如何评价胡适?
性格决定命运,经历刻画容颜。看看两位的照片就知道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作风了。
先看鲁迅
坚毅的目光却带着一丝伤感,固执的神态又带着一丝温情,笔直的腰板却奈何肺部的空虚(死于肺结核),这是一个顽强的人就连根根头发都带着不屈。这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这是忧民忧国的人,这是敢于面对千夫所指的人,在他的字典里从没有“怕”字!他的文章跟他的为人一样——没有嬉笑只有怒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唤醒了一个沉睡民族!他是一个斗士——没有妥协没有退步;他是一个孤独的人——没有几个朋友,却有一大堆的仇人;但他无愧于心,就如后世对他的评价——民族的脊梁!
再看胡适
俊朗的外表带着一份洒脱,微翘的嘴角带着一丝甜蜜,一副黑边圆眼镜下藏着似水柔情,考究的装着包裹着满腹经纶。这是一个温文儒雅的人,每一个转身都自带光环。如果鲁迅是时代变革的激进派,那么胡适就是学术的温柔改良派——骂人从不带脏字,打人从不用拖鞋。可以高朋满座,可以夜夜笙歌,真正的“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一切都是那么的高大尚。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几代人,可以夸张的说台湾的“真、善、美”就源于胡适们所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
不同的选择影响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却有不同的选择。
四、鲁迅评价郭沫若原文?
鲁迅曾经评价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从郭沫若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鲁迅先生骂的可谓是一点都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是骂的太客气了。
五、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六、怎样评价鲁迅骂过的人?
鲁迅骂人是迫不得已,有比骂人更好的方式方法,谁会去骂人?鲁迅骂人为国家为民族。鲁迅的精神值得全民族效仿和学习,因为,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依靠的是有思想、有见解、有骨气、有素质、有人格、有良心和良知、讲真话,说人话的公民;不是顺民、臣民、良民、好人缘。国人的诸多恶习被先生骂了几十年了!改了吗?近期在上海滩的costco不是又集体发作了吗?先生要在今天也只能再骂人了,没有能力去调理和整治群氓,也没这个义务。先生在天之灵看到今天的景色是何感想和感慨。窃以为,先生还是会,骂人!
七、对鲁迅作品的评价?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它带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华民族的凄厉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
还有好多
八、如何客观的评价鲁迅?
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者对于现当代的中国来说,似乎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楚的鲁迅。他以笔为枪,以笔为旗,“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他深爱自己的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鲁迅挺立于苍茫的漆黑似铁、腥秽如血的丑恶现实中,“从别国里窃得火来”,“煮自己的肉”,背着因袭的重负,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人们到光明和开阔的地方去。
鲁迅是坚定的文化启蒙者,也是现实社会勇锐的批判者。他眼光独到,见人所不见,言人所不言,比如孔雀开屏同事展露的屁股;他惜墨如金,语言精练,南腔北调,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比如“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出人意料,令人赞叹。他天生一个“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绅士阶级的贰臣”(瞿秋白语),专一与社会作对,揭露,评判,抨击,把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道德,事故人情,还有人性中的虚伪、卑鄙与丑恶,一片一片的撕破示人,醒世,也警世。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和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作为当时黑暗社会顽强抵抗的一份子,拿起的不是枪,而是笔,却比枪弹的威力更厉害,更具有杀伤力,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来保卫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不仅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也是革命战斗中的一位老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看到中国的过去,更瞻仰中国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做新一代的鲁迅,在新世纪上写下灿烂的一笔。虽然途中有不少的坎坷与艰辛,但我们永远都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天空会有彩虹!
九、鲁迅《药》评价100字?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的是为谁,却还要因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鲁迅先生用他的一支笔,将当时整个社会浓缩到简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都射出残酷的社会现实!发人深省。
十、名人评价鲁迅先生名言?
鲁迅先生的作品像匕首,像投枪